紫微斗数的三大星系 2010-09-06 紫微斗数 31 次浏览 紫微斗数」有三大星曜系列,即「北斗星系」、「南斗星系」及「中天星系」。 北斗星系的主星为紫微,正曜为贪狼、巨门、禄存、文曲、廉贞、武曲、旺军。助曜为左辅、右弼、擎羊、陀罗。这一系星,在堪舆中亦有应用,… 阅读全文
紫微斗数的三大星系 2010-09-06 紫微斗数 0 次浏览 紫微斗数」有三大星曜系列,即「北斗星系」、「南斗星系」及「中天星系」。 北斗星系的主星为紫微,正曜为贪狼、巨门、禄存、文曲、廉贞、武曲、旺军。助曜为左辅、右弼、擎羊、陀罗。这一系星,在堪舆中亦有应用,… 阅读全文
何为紫微斗数 2010-09-06 紫微斗数 35 次浏览 「紫微」的名字,指的是一个「星垣」而不是一颗星曜。在北极中天,亦即于罗盘的「亥位」,即有以北极星为主曜的「紫微垣」,据历代星家的说法,均以此为「帝座」的,亦即帝王的代表。故「紫徽垣」宜明不宜暗,暗则君… 阅读全文
何为紫微斗数 2010-09-06 紫微斗数 0 次浏览 「紫微」的名字,指的是一个「星垣」而不是一颗星曜。在北极中天,亦即于罗盘的「亥位」,即有以北极星为主曜的「紫微垣」,据历代星家的说法,均以此为「帝座」的,亦即帝王的代表。故「紫徽垣」宜明不宜暗,暗则君… 阅读全文
阴阳五行记忆法 2010-09-05 紫微斗数 31 次浏览 每颗斗数星曜皆具有其阴阳五行,这也可以用来记忆其特性。但是前提是大家要了解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意义及阴阳的差别,目前此部份福耕及陈世兴皆有不错的论述,大家可以参考。此处大家可以在日后仔细思考一些星曜间彼此… 阅读全文
阴阳五行记忆法 2010-09-05 紫微斗数 0 次浏览 每颗斗数星曜皆具有其阴阳五行,这也可以用来记忆其特性。但是前提是大家要了解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意义及阴阳的差别,目前此部份福耕及陈世兴皆有不错的论述,大家可以参考。此处大家可以在日后仔细思考一些星曜间彼此… 阅读全文
星曜与宫位间之作用 2010-09-05 紫微斗数 28 次浏览 古传的斗数对于星曜的特性,常会有强调特别适合于某些宫位,其在古书上的例子如:天机为兄弟主,廉贞为官禄主,太阴为财帛主,武曲为财帛主,天府为财帛田宅主等。其实这是指说此星曜之特质易于此宫发挥,如:天机代… 阅读全文
星曜与宫位间之作用 2010-09-05 紫微斗数 0 次浏览 古传的斗数对于星曜的特性,常会有强调特别适合于某些宫位,其在古书上的例子如:天机为兄弟主,廉贞为官禄主,太阴为财帛主,武曲为财帛主,天府为财帛田宅主等。其实这是指说此星曜之特质易于此宫发挥,如:天机代… 阅读全文
强弱的问题 2010-09-05 四化飞星 32 次浏览 星曜特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:那就是强或弱的问题。斗数推测时,强弱的问题特别重要,斗数古传说法一直强调此种观念的重要,但今日学者多觉得玄虚难以掌握而放弃,其实这主要有几个原则决定。 阅读全文
强弱的问题 2010-09-05 四化飞星 0 次浏览 星曜特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:那就是强或弱的问题。斗数推测时,强弱的问题特别重要,斗数古传说法一直强调此种观念的重要,但今日学者多觉得玄虚难以掌握而放弃,其实这主要有几个原则决定。 阅读全文
星曜排列的规则 2010-09-05 四化飞星 40 次浏览 斗数设计时,星曜间具有某些规则,不是任意安排,例如:紫微星旁就一定要是天机星,紫微星在命宫,则财帛宫一定是武曲星,事业宫一定是廉贞星;而天府星在命宫,则事业宫一定是天相,迁移宫一定有七杀星,且夫妻宫一… 阅读全文
星曜排列的规则 2010-09-05 四化飞星 0 次浏览 斗数设计时,星曜间具有某些规则,不是任意安排,例如:紫微星旁就一定要是天机星,紫微星在命宫,则财帛宫一定是武曲星,事业宫一定是廉贞星;而天府星在命宫,则事业宫一定是天相,迁移宫一定有七杀星,且夫妻宫一… 阅读全文
实际有用的星曜有多少 2010-09-05 四化飞星 37 次浏览 斗数中主要分南北斗,紫微、天机、太阳、武曲、天同、廉贞、天府、太阴、贪狼、巨门、天相、天梁、七杀、破军,一共十四主星;另有六吉星:文昌、文曲、左辅、右弼、天魁、天钺;以及六煞星:火星、铃星、地劫、地空… 阅读全文
实际有用的星曜有多少 2010-09-05 四化飞星 0 次浏览 斗数中主要分南北斗,紫微、天机、太阳、武曲、天同、廉贞、天府、太阴、贪狼、巨门、天相、天梁、七杀、破军,一共十四主星;另有六吉星:文昌、文曲、左辅、右弼、天魁、天钺;以及六煞星:火星、铃星、地劫、地空… 阅读全文
斗数的推测方法 2010-09-05 紫微斗数 28 次浏览 斗数用来推测人的命运,有两种情况。一是巨观的,从一个人的一生方面着手,然后至十 年运 ( 大限 ),最后到流年 ( 一年运 )。另一种是被称为微观者,以每天、每个时辰发 生的事为探讨的目标。大致说来,… 阅读全文